一方面,甲醇市場減產的可能性較小,國內供應仍穩固;另一方面,港口庫存不斷累積,未來需求端提振有限。整體上,基本面弱預期邏輯未變。
上周,甲醇主力合約2109劇烈波動,最高沖至2852元/噸,周內漲幅一度超10%,達到2018年10月以來最高點。上周五甲醇隨市場回調,周漲幅縮窄至7%左右,振幅高達13%。本輪價格波動究其主要原因在于,一方面,市場情緒帶動,動力煤漲勢推動煤化工產業鏈整體上行;另一方面,現貨市場可流通貨源緊縮,港口基差拉漲給期價帶來提振。那么,本輪甲醇漲勢是否會持續呢?筆者分析如下:
首先,從煤炭價格對甲醇的傳導來看,由于煤制甲醇占到國內甲醇產能的超七成,煤炭是國內甲醇生產的最主要原料,區別于國外甲醇90%以上來自于天然氣,煤炭價格是影響我國甲醇生產成本的最主要因素。今年以來,動力煤期貨上漲超過30%,內蒙古煤制甲醇生產成本上行至2000元/噸以上,而甲醇漲幅僅有16%,甲醇生產利潤持續偏低,內蒙古煤制甲醇生產利潤在150—200元/噸。但是煤制甲醇企業大多為自有煤礦,實際生產成本遠低于市場價格估算的成本線。因此,利潤偏低甚至虧損并不會必然導致煤制甲醇產能減產,國內供應仍穩固。
其次,內蒙古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。內蒙古是我國甲醇主產區之一,產能占到國內總產能的17%左右。內蒙古地區能耗雙控政策出臺后,部分甲醇企業裝置有所降負,主產區開工已下滑7個百分點左右。且受政策影響,國內新增產能投放也將受到約束,今年區域內原計劃開工的5套新增產能投放或不及預期。因此,中長期來看,這將導致國內供應收縮。
再次,從近期基本面來看,沿海港口和內地主產區可流通現貨偏于緊張,市場成交重心上移,基差轉正并持續擴大,對期貨價格形成強支撐。上周沿海地區甲醇庫存為79.7萬噸,環比跌幅0.93%,較去年同比下降34%,為近年來的庫存低位,對期貨價格形成強支撐。且由于5月沿海地區甲醇可流通貨源緊張,上周沿海可售貨源僅有13萬噸左右,為近5年來的低位水平,市場缺貨導致價格堅挺。5月中下旬沿海地區預計到港49萬噸,到港有所放緩,累庫預期繼續延后。
最后,甲醇產業鏈利潤上移不可持續,但是后續進口量增加是大概率事件。隨著外盤裝置開工率逐步提高,國際甲醇價格回落,而國內沿海價格堅挺,進口窗口大幅打開,轉口窗口關閉,未來進口量將穩步恢復至100萬噸以上的水平。
近年來,甲醇產業鏈話語權逐漸向下游轉移,除去醋酸利潤較好之外,烯烴以及其他下游已至盈虧平衡線附近甚至部分虧損。烯烴對于甲醇運行頂部有顯著的壓制作用,上周甲醇制烯烴利潤跳水,目前已出現虧損,并且沿海幾套MTO裝置已有較長時間未檢修,南京誠志二期60萬噸/年裝置原定于一季度的檢修不斷延期,需關注外購甲醇MTO裝置降負情況。
這幾套裝置均為大型外采裝置,單套單月產生15萬噸甲醇需求,港口庫存將迅速累積,拖累甲醇價格形成負反饋。不過,該反饋往往具有一定的滯后性,上周下游開工仍然較為穩定,整體下游加權開工率處于近年來的最高值,其中外采甲醇MTO裝置平均負荷為98.29%,現金流暫未對開工形成壓力,不過整體上后續需求端的提振空間有限。
綜上所述,短期甲醇基本面強現實已經反映在行情中,弱預期基本邏輯并未改變,后續價格或回歸理性。操作上,由于目前港口基差現貨升水仍有100元/噸以上,操作上,2109與2201合約價差在50元/噸以內可布局反套。
Copyright © 2010 secaide.com.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SEO培訓 上海應廣實業有限公司 10021801號 滬ICP備16018036號-1 滬(寶)應急管危經許[2021]2004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