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純堿下游消費受到沖擊,行業景氣度進一步下降。目前,交割地區重堿送到價跌至1200—1230元/噸的歷史低位,多數堿廠已經虧損。5月下旬開始,純堿庫存連續下降,華東、西北部分大廠開始挺價,市場關注現貨價格能否上行。
前期供應縮減明顯
純堿生產屬于放熱反應,檢修一般安排在夏季或需求淡季,如2019年檢修高峰期出現在6、7月和12月。今年由于疫情影響,純堿現貨價格較低,整體檢修產能增加,且檢修高峰期提前。據我們統計,農歷年后周均檢修損失產能基本維持在200萬噸以上,5月末最高觸及800萬噸。此外,今年降負廠家較多,年后降負損失產能在200萬—300萬噸。5月開始,隨著實聯化工、唐山三友等大廠先后檢修,供應縮減明顯,行業庫存開始下降。據測算,因新增檢修而減少的供應最高達到11萬噸/周,而同期玻璃生產線變動引起的重堿消費僅0.2萬噸/周,輕堿需求變化不大。結合同期行業庫存從周均增加5萬噸左右至減少7萬噸左右,不難看出5月下旬以來庫存減少主要是受供應縮減影響而非消費拉動。
需求拉動作用有限
近兩周,隨著檢修高峰過去,前期損失的10萬噸/周供應預計回歸,若需求無明顯拉動則庫存還可能累積。重堿消費方面,6月中旬至7月末,玻璃行業預計點火產能7150噸/日,對應重堿消費僅1萬噸/周左右。實際上,自年初以來因玻璃產能變化造成的重堿消費損失最高也才0.82萬噸/周,可以看出今年輕堿消費的下滑幅度超出重堿消費。輕堿下游消費較為分散,我們觀察啤酒、合成洗滌劑、氧化鋁產量后發現,除氧化鋁以外,4、5月同比均有明顯增加,不過累計同比依舊下降。
整體上,輕堿消費確有恢復但絕對水平仍不高。綜合來看,我們認為近期純堿消費增量有限,在供應大幅恢復的情況下去庫存進程可能會放緩甚至庫存會增加。
庫存遠高去年同期
一方面當前過高的庫存將削弱堿廠的議價能力,另一方面目前被動檢修的產能不多,純堿現貨價格預計還將受到壓制。從2018年以來純堿價格與庫存水平的變化中可以發現,庫存開始累積,純堿價格停止上漲;庫存下降至相對較低水平,純堿價格止跌。2019年10月開始,純堿庫存持續累積,目前仍高出去年同期74.72萬噸,遠高于過去堿價上漲對應的庫存水平(20萬—40萬噸)。從利潤的角度看,雖然多數廠家生產虧損,但因虧損而減產的企業依舊不多,加之檢修裝置復產,因此后期純堿價格難以上行。
綜上所述,雖然當前堿廠積極挺價,行業庫存有所下降,但我們對于純堿現貨價格仍舊較為悲觀。目前交割地區重堿送到價格1200—1230元/噸,而純堿2009合約為1430元/噸,升水超過200元/噸,據我們測算,不計增值稅損失的期現套利成本為103元/噸,因此期貨價格無疑偏高。
Copyright © 2010 secaide.com.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SEO培訓 上海應廣實業有限公司 10021801號 滬ICP備16018036號-1 滬(寶)應急管危經許[2021]200463